如何選擇和使用正確的熱電偶溫度傳感器
來源:www.kimmosasi.net作者:發表時間:2020-12-17 09:54:09【小中大】
介紹


表1:傳感元件材料和溫度極限 |
|
材料 |
可用溫度範圍 |
鉑 |
-450°F至1200°F |
鎳 |
-150°F至600°F |
銅 |
-100°F至300°F |
鎳/鐵 |
32°F至400°F |
表2:連接線溫度限製 |
|
電線/絕緣材料 |
最高使用溫度 |
鍍錫銅/ PVC絕緣 |
221°華氏度 |
鍍銀銅/ FEP鐵氟龍絕緣 |
400°華氏度 |
鍍銀銅/ TFE鐵氟龍絕緣 |
500°華氏度 |
鍍鎳銅/ TFE鐵氟龍絕緣 |
500°華氏度 |
鍍鎳銅/玻璃纖維絕緣 |
900°華氏度 |
實心鎳絲 |
1200°華氏度 |
表3:熱電偶類型,溫度範圍,誤差極限 |
|||||
標準 |
特別 |
||||
類型 |
用料 |
溫度範圍 |
誤差極限 |
溫度範圍 |
誤差極限 |
Ĵ |
鐵/康斯坦坦 |
32至559F(0至293C) |
4F(2.2C) |
32至527F(0至275C) |
2F(1.1C) |
550至1400F(293至760C) |
0.75% |
527至1400F(275至760C) |
0.40% |
||
ķ |
鉻/鋁 |
-328至-166F(-200至-110C) |
2% |
|
|
-166至32F(-110至0C) |
4F(2.2C) |
|
|
||
32至559F(0至293C) |
4F(2.2C) |
32至527F(0至275C) |
2F(1.1C) |
||
559至2282F(293至1250C) |
0.75% |
527至2282F(275至1250C) |
0.40% |
||
Ť |
銅/康士坦 |
-328至-89F(-200至-67C) |
1.50% |
|
|
-89至32F(-67至0C) |
1.8F(1C) |
|
|
||
32至271F(0至133C) |
1.8F(1C) |
32至257F(0至125C) |
0.9F(.05C) |
||
271至662F(133至350C) |
0.75% |
257至662F(125至350C) |
0.40% |
||
Ë |
Chromel /康斯坦坦 |
-328至-89F(-200至-67C) |
1% |
|
|
-274至32F(-170至0C) |
3.1F(1.7攝氏度) |
|
|
||
32至644F(0至340C) |
3.1F(1.7攝氏度) |
32至482F(0至250C) |
1.8F(1C) |
||
644至1652F(340至900C) |
0.50% |
482至1652F(250至900C) |
0.40% |
||
ñ |
鎳鉻矽/鎳矽 |
32至559F(0至293C) |
4F(2.2C) |
|
|
559至2300F(293至1260C) |
0.75% |
|
|
||
[R |
鉑/鉑-13%銠 |
32至1112F(0至600C) |
2.7F(1.5攝氏度) |
32至1112F(0至600C) |
1.1F(0.6攝氏度) |
1112F至2642F(600至1450C) |
0.25% |
112F至2642F(600至1450C) |
0.10% |
||
小號 |
鉑/鉑-10%銠 |
32至1112F(0至600C) |
2.7F(1.5攝氏度) |
32至1112F(0至600C) |
1.1F(0.6攝氏度) |
1112F至2642F(600至1450C) |
0.25% |
112F至2642F(600至1450C) |
0.10% |
||
乙 |
鉑/鉑-30%銠 |
1472至3092F(800至1700C) |
0.50% |
1472至3092F(800至1700C) |
|
表4:熱電偶的應用信息
類型 |
應用信息 |
Ë |
建議用於連續氧化或惰性氣氛。未建立低於零的錯誤限製。普通熱電偶類型中最高的熱電輸出。 |
Ĵ |
適用於真空,還原性或惰性氣氛,減少壽命的氧化性氣氛。鐵在1000°F(538°C)以上時會迅速氧化,因此建議僅使用較粗的電線進行高溫處理。裸機不得暴露於1000°F(538°C)以上的含硫氣氛中。 |
ķ |
建議用於連續氧化或中性氣氛。通常在高於1000°F(538°C)的溫度下使用。如果暴露在硫中會失效。在某些低氧氣濃度下,正極中鉻的優先氧化會導致“綠腐”,並且較大的負極校準漂移在1500-1900°F(816 1038°C)範圍內最為嚴重。保護管的通風或惰性密封可以防止這種情況。 |
ñ |
可以用於由於氧化和“綠色腐爛”而導致K型元素壽命縮短和穩定性問題的應用中。 |
Ť |
可用於氧化,還原或惰性氣氛以及真空中。在潮濕的環境中不會腐蝕。低於零溫度範圍的誤差極限已發布。 |
研發 |
推薦用於高溫。必須在非金屬保護管和陶瓷絕緣子中進行保護。持續高溫使用會導致晶粒長大,從而導致機械故障。銠擴散到鉑的純支路以及銠揮發引起的負校準漂移。R型用於工業,S型用於實驗室。 |
乙 |
與R&S相同,但輸出較低。同樣,具有較高的最高溫度,並且不易受晶粒生長的影響。 |
RTD可為用戶提供特定溫度下的公差表(請參見表5):
表5:典型RTD可交換性表 |
||
溫度 |
溫度公差 |
|
溫度 |
抵抗性 |
|
-200°攝氏度 |
–1.3°攝氏度 |
–0.56歐姆 |
-100°攝氏度 |
– 0.8°攝氏度 |
– 0.32歐姆 |
0°攝氏度 |
– 0.3°攝氏度 |
– 0.12歐姆 |
100°攝氏度 |
– 0.8°攝氏度 |
– 0.30歐姆 |
200°攝氏度 |
– 1.3°攝氏度 |
– 0.48歐姆 |
300°攝氏度 |
– 1.8°攝氏度 |
– 0.64歐姆 |
400°攝氏度 |
– 2.3°攝氏度 |
– 0.79歐姆 |
500°攝氏度 |
– 2.8°攝氏度 |
– 0.93歐姆 |
600°攝氏度 |
– 3.3°攝氏度 |
– 1.06歐姆 |
推薦資訊
- 防爆型熱電阻2016-09-12
- WZP-330裝配式熱電阻2018-10-30
- 網絡I/O技術提高了K型熱電偶應用的可靠性2019-08-24
- WRN-123裝配式熱電偶2018-10-29
- WRNN-631耐磨熱電偶2018-10-29
- WRN2-330裝配式熱電偶2018-10-29
- 早於文藝複興時期熱電偶等溫度儀表就已開始2018-03-30
- WSS-551雙金屬溫度計2018-10-30